文 |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本站编辑
当心,你可能成车险骗赔的受害者! CFP 供图
长假过后,进入车辆理赔高峰期。很多人选择将爱车送往汽车修理厂,由其全权代为理赔,自己做“甩手掌柜”。殊不知,这种方法带来很多隐患,其中一大隐患就是可能加重车辆受损程度。车主应当注意防范。
车行“小病大修”花招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修理厂让六七十元的保险杠维修“升值”到六七百元的方法很多。最常见、最不容易被保险公司发觉的办法是“二次撞击”。所谓“二次撞击”,就是在事故车损坏位置上再次人为制造一次撞击,然后向保险公司高价索赔。在客户委托代办保险理赔的过程中,这种方法往往屡试不爽。
由于车辆不在车主视野范围内,被做手脚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的修理厂会以撞击、击打等方式,扩大受损范围,由相熟的定损员再次开具高价定损单,向保险公司索赔。超出实际维修费用的部分,则被私吞。而由于客户往往不会主动查询案底,并且此类手脚数额不大,很难引起保险公司的注意,暗箱操作一般不会“穿帮”。
除“二次撞击”之外,多报少修、配件名为更换实为原件翻修等手法,也经常被运用。该人士带记者察看了一家汽修厂。修理工人正在为一辆凯美瑞引擎盖和翼子板整形,而该定损单据显示引擎盖为更换项目,价格2000元。
车主图省事可能招暗算
车主小谭最近相当郁闷——由于上一年的不良理赔记录,续保时各家公司给的保费均比去年高出很多。但通过相关网站查询,他却发现有的出险记录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多出来的出险理赔记录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这可能因为车主为了图省事,把车辆交给维修厂时,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这辆车子被人利用反复骗保。因为修理小刮擦赚不了多少钱,一些车辆维修厂便会人为地再去制造一次较大现场,然后再向保险公司理赔。但有些车主不知道这方面的猫腻,以为维修厂靠人际关系就能搞定,所以也就放心把车子交给了对方。这会导致爱车加重受损不说,投保车主在下一个年度续保时,还得为此多买单。”一位保险公司核赔人员为这些车主表示了担忧。
“事实上,有些理赔关键环节,还是需要车主亲自去把关的。就像遇到车险事故,我们建议车主先经保险公司定损,确定金额后再送修车辆。这样就可以杜绝车辆维修机构利用车主图省事的心理反复骗保,从而导致车主在次年续保时遭遇保险公司拒保或车险费率高额增长的尴尬。”上述核赔人员表示。
理赔需要车主适当操心
面对车主理赔时遇到的诸多问题,怎样的投保和理赔理念才是最合理的呢?以前的老习惯是“买的时候费尽心思比来比去,最后还要磨破嘴皮讨价还价,理赔的时候就撒手不管了”;其实比较正确的理念应该是“投保时科学简单,理赔时则需要车主在适当的时候操操心”。
本报“赢行家”投资理财专家团成员、平安车险专家张存荣介绍:从投保环节开始,就不推荐由车行“包办”。车主可通过电话车险按“明折明扣”投保,或由自己信任的个人代理人以合适价格投保;出险后应当见证查勘员定损过程,送厂维修后,最好加以监督——特别是更换大配件的项目,一定要车行将更换的破损件保留,以备自己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