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SUV汽车网 江涛
75天的痛苦修车经历,以及高昂的维修费用,这只是宋桂祥为一辆别克君越所付出的一部分。事实上,宋桂祥在拿到“修好”的车并开过一些日子之后才发现,该车的问题远不止刚拿到时出现的跑偏及悬挂异常振动这两方面。
与其说此前的经历都是痛苦的话,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仿佛噩梦一般缠绕着他。宋桂祥告诉记者:“现在问题是不仅车子跑偏日益严重,悬挂振动加强,而且方向盘也开始不时出现振动加剧现象。更可气的是,新喷漆的车身表面上,有些地方漆开始崩裂,露出斑驳的底子。不知道再过些时候,还会出现些什么问题,我真是感觉太心寒了。”
“此前我们打上海通用总部的别克投诉电话也一直没有解决问题。”面对上述情况,宋桂祥说他早已对上海通用的投诉电话失去了信心:“这种形同虚设的投诉电话简直是在欺骗消费者。”
当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000多万辆时,作为国内千千万万的汽车消费者之一,宋桂祥在上海通用的修车遭遇并不是个别案例。目前,我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2377万辆,占轿车总量的81.89%。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的上升,未来类似问题还将更加突出。
事实上,中国汽车产品因市场火爆而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日益显现。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汽车用户的投诉总量比2008年增长39.7%。在这些投诉当中,质量、服务方面的问题始终首当其冲。仅仅来自新车质量的投诉就占六成,汽车产品使用半年内出现问题的更多,其数量占总投诉量的80%以上。
宋桂祥说,作为汽车产品的消费者,他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汽车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因此他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真正为消费者考虑,对这一行业进行规范,提供类似于家电行业的“三包”服务。
独立汽车评论员李永均认为,汽车“三包”是为了解决汽车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包”不仅是针对个别消费者的个别问题,而且在法律规定中既有行政法规的规范性要求,也有《民法》中违约者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内容,是为了防止经营者损害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利益。因此,他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汽车行业实行“三包”服务亟待实行。
记者了解到,作为早先的一些汽车营销个案,一些汽车品牌相继推出了类似于“三包”的服务承诺。比如欧马可此前曾经对旗下产品做出过的“先用后买”和“三包”的承诺。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汽车当作家电一样卖,正体现了汽车作为消费品的特征正在向成熟行业靠拢,这背后是龙头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可靠、厂商服务意识提高、行业竞争环境加剧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资深汽车市场专家苏晖告诉记者,在美国,针对汽车服务有一部很著名的法律《柠檬法》,这是对购车者在汽车消费、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相关问题的法律解释,类似于国内家电行业的“三包”服务。苏晖表示,从此次丰田汽车在召回方面对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国内汽车市场在服务方面的法律缺失。
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处获悉,该协会正努力推进汽车行业“三包”服务进程,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议案。
苏晖认为:“从国际上的消费法律来看,对汽车行业实行“三包”服务是完全可行的。”但同时他也承认,对国内汽车行业能否实行“三包”服务并不乐观,他分析说,国内汽车行业实行“三包”服务,主要受到几方面的局限:一是中国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还不成熟,特别是把汽车这一消费品过于神话;二是汽车消费者的消费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处于消费弱势;三是当前政府对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太多太繁杂,导致一些部门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