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衡阳汽车网
编者按:这是一位卡罗拉车主的新车使用心得,从各个方面写得都很详细,就像他在文章中说的,“希望对朋友的购买或使用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笔者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那些准备购买卡罗拉,或者在和这位车主一起使用卡罗拉的朋友们有用,以期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

这辆车是伯伯六月份定的,八月末找的4S店早早提了车。其实,伯伯原本要买的是上一代的花冠纪念款,但在卡罗拉发布以后,对比了一下二者的性价比,差了约一万多元钱,最后还是觉得后者合适,还是选择了卡罗拉1.6 自动档。连保险、税费带牌子办完总共16万,趁着刚上完牌子,我先过了过新车的瘾,接下来就让我把本人对这台车的使用心得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希望对朋友的购买或使用起到一定的帮助。
外观部分
我们眼中的优点
1. 外形:人们总说卡罗拉和凯美瑞很像,但在我看来,除了突兀的大灯外,其它部分二者并不太像,反倒是粗犷的车头线条和镀铬的进气隔栅被卡罗拉统统吸收,较之上一代花冠柔美的线条真得好看了不少,这也满足家里人在选车之初对车外型的具体要求。


2. 车身较高:一次把家里的赛豹与卡罗拉停在一起时才发现,卡罗拉的车身离地间隙比赛豹高了不少,对于哈尔滨恶劣的路况,就连赛豹都能克服,我想卡罗拉较高的离地间隙应该也能适应吧。
[2][3][4][5][6][7][8][9][10][11]下一页|

3. 有趣的后备箱开启方式:一次打开后备箱时发现,车内的后备箱开关不管用了,后备箱盖只能通过车钥匙开启,本以为是质量问题的我赶紧向4S店的工作人员投诉,但是在工作人员一番讲解之后才发现是我使用的方法不对,原来卡罗拉的后备箱根据其钥匙孔的旋转位置不同,分别有不同的打开方式:当钥匙孔的旋转初始位置为竖直方向时,你可以通过车内开关或钥匙开启,而当钥匙孔的初始旋转位置为水平方向时,你只有通过车钥匙开启,车内的开关不再有效,我正是遇到了这种情况。回头想想,这样的设计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不知道卡罗拉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4][5][6][7][8][9][10][11]下一页|我们眼中的缺点:

钥匙缺乏遥控开启后被箱的功能
1. 后备箱开启的缺陷:卡罗拉的后备箱只有两种开启方式,一是用车钥匙插入后备箱锁开启,二是在驾驶员座椅左下方由后备箱开关开启,它没有使用通常车型的遥控钥匙开启方式。有好几次在去完超市,拿着大包小裹往停车场走,看着别人可以直接遥控打开后备箱,而我只能进入车内再打开,不由得感觉在这方面卡罗拉还欠缺一点方便性。

2. 发动机盖缝隙很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卡罗拉的发动机盖与前车灯的衔接处有很大的缝隙,从图中可以看到,缝隙的尺寸可以伸入一个小手指,影响了卡罗拉前脸的整体形象。

3. 倒车灯只有一个:与其它双倒车灯的设计不同,卡罗拉的车尾右侧只有一个倒车灯,亮度还算可以,但在夜间倒车时还是影响了驾驶者的后方视野。(因为正好和驾驶者是对角线的位置)
[4][5][6][7][8][9][10][11]下一页|

4. 后车灯:在为卡罗拉尾部拍照时发现,卡罗拉的车尾灯都不是LED车灯,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灯泡,我记得上一代花冠的尾灯还是呢,怎么车型有所更新而配置却降低了呢?
5. 前大灯照射距离:可能是考虑到会车安全的因素,卡罗拉的前大灯照射距离并不远,大约20米左右,在市内有路灯使用还好,但如果到了没路灯的地方,这样的距离就显得不够用了。
内饰部分:
我们眼中的优点:

1. 内部感觉:与上一代花冠相比,卡罗拉的中控台造型有很大的变化,它非常现代,虽然简单,但符合潮流,很受家里人喜欢。对于乘坐感受和乘驾视野,卡罗拉也坐得十分到位,五个成年人坐入丝毫不会感到拥挤。

2. 车内十分安静:静!这是我在车外对卡罗拉发动机待速声音的第一感觉,与自家的凯美瑞相比,真是静不少。在坐入车内,感到卡罗拉真是内外兼修,车内降噪处理做的十分出色,关上车窗低速行驶时只能听见微微的发动机声,而如果待速时,则根本听不到发动机的声响,人们只能通过仪表盘中的转速表或车内变速档杆的极细微震动才能确认发动机已启动,正因如此,每次停车等人再上路之前,我都要通过转速表认真确认发动机是否已着火,以免重点火烧坏启动机。
[5][6][7][8][9][10][11]下一页|

3. 后排座椅下方平坦:卡罗拉后部座椅下方十分平坦,没有了其他车型的中间隆起部分,这也增加了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让后排中间的乘坐者坐的更加舒适。

4. 汽车喇叭使用方便:卡罗拉的方向盘为三幅式,上面的汽车喇叭有效使用面积相当大,无论是在左边右边,还是在下边中间按下,都能够按响喇叭,方便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5. 储物格多:我简单的数了一下,从四车门内侧、中控台两侧、中央手枕到传统的手套箱、车顶眼镜盒、驾驶员左侧零钱格、两个隐藏式杯架,卡罗拉车中的储物箱总共有十二处之多,尤其是中央储物格设计的很深,能放下不少的随车物品,多少弥补了后排没有储物空间的缺憾。

副驾驶手套箱比较独特的开启方式,有升有降,很有未来机器的感觉

6. 储物格人性化的设计:在我看来,丰田的设计师真实对卡罗拉的储物格用尽了心思,首先,卡罗拉的手套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大下小的设计可分别放置形状不同用途不同的随车物品;其次,仔细察看,卡罗拉四个车门的储物格上居然有放置物品的注意事项,并且关上车门时储物格与座椅还有一段距离,这样取放物品手不会与座椅发生挂蹭;最后,可隐藏的前排中央杯架在不用时可盖上盖子,让车内变得更整洁。
[6][7][8][9][10][11]下一页|

7. 空调及音响系统:这辆卡罗拉1.6的空调为手动设置,空调的各项功能标识清晰易读,旋钮的阻尼适中,给人们很强的手感,而音响系统虽是单碟的,但播放器可播放普通CD、MP3和WMA格式的CD光盘,对于不是音乐发烧友的我来说,音质和容量完全够用。

8. 安全带提示音:与其他车型不同的是,卡罗拉不仅能对前排两个安全带的使用情况具有监视功能,而且当行车后两名乘客中的任意一位没有系上安全带时,仪表台中的警告灯就会长时间的闪烁,并且还会伴着长时间刺耳的蜂鸣声,如果长时间没有系上安全带,蜂鸣声的频率频率还会加快,并定期蜂鸣提示。虽说这种方式有那么一点点的残酷,声音有时听起来也真的很烦人,但它毕竟还是为乘客的安全着想的,无行中强迫你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

9. 车内气味:与其它车型内饰浓重的新车味不同的是,卡罗拉车内的新车气味并不重,只是略微有淡淡的塑料味,我想这可能是丰田的工程师越来越注意环保所取得的成果吧。我在在车辆装饰店购买了车内香水放入车内,新车味可以被完全掩盖。
[7][8][9][10][11]下一页|

10. 内饰设计及制作工艺:卡罗拉的仪表板是属于比较传统中庸的那种类型,坐在驾驶座椅上各种按键都是触手可及,各个功能仪表清晰明了操作简单,就算是一个初驾者也很容易掌握。仔细再看整个仪表板的材质、制作、安装都算是上乘,无论敲击、观察还是接触,从中都很难找到瑕疵。最后应当提到的是卡罗拉关门的声音,它发出的是豪华车的那种“砰砰”的沉重声音,给人十分高档的感觉。

11. 视野好:虽然车身并不大,但卡罗拉的车身较高,视线很好,对于经常扰人的A柱,卡罗拉设计的也非常到位,坐在驾驶员位置几乎感觉不到视线死角,同时值得夸奖的应该是它的两个硕大的后视镜,上下左右反射角都很大,让车后方的情况一览无余。

12. 无骨式雨刷:拍照时无意中发现,卡罗拉还使用了无骨式雨刷,一大一小的设计,挺好玩的,也很实用。别看其他配置不高,但在实用性和安全性方面卡罗拉还是毫不含糊的。
[8][9][10][11]下一页|我们眼中的缺点:

1. 眼睛盒的设计:卡罗拉在前排车顶设计了一个大大的眼睛盒,设计之初可能是考虑到这样的家庭用车夫妻会轮流使用,因此能放下两个太阳镜,但使用过程中我发现,眼睛盒长度虽大,但深度较浅,对于男士的太阳镜我都要经过几次调整后才能斜着放入,而对于女士那种大大的太阳镜,估计肯定放不下,看似方便实际并不实用。
2. 安全带提示音:虽然前排座椅的两个安全带都具有声音提示功能,但使用过程中发现它有一个明显缺陷,那就是如果你在行驶时一直未系上安全带,提示音会蜂鸣不断,但当你停车后挂入P挡,或者关闭发动机后但未拨出钥匙,以为停车后提示音就会自动关闭时,它却并未停止,仍然会不断的“骚扰”你,直至你去出钥匙后声音才会停止,这样的设计不免显得有些不太智能。

3. 前排座椅不能高低调节:卡罗拉1.6车型的两个前排座椅为手动调解的,第一次使用时为了调整坐姿,在座椅旁边找了半天高度调节杆也没能找到,不甘心的我后来翻看说明书发现,原来卡罗拉的座椅本来就没有设计高度杆,对于比它档次更低车型都有的设计,卡罗拉这个遗漏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4. 部分内饰材料稍显廉价:虽然卡罗拉内部的制作工艺上成,但对于中控台及中央扶手所采用的浅黄色塑料材料本人真是不敢恭维。敲击它声音就有些空洞,再打开手套箱察看,发现塑料材质十分单薄,给人以廉价的感觉,降低了整体形象。真不知道就连韩系车都注意改进的地方,丰田还能犯如此低级的失误。
[9][10][11]下一页|


5. 爱脏的丝绒面料:卡罗拉车内的座椅、中央扶手、车门内侧、座椅后下部都是用了那种爱脏丝绒面料,虽然手感很好,但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乘员的手或脚容易碰到的地方,感觉肯定会脏得很快,车座和中央扶手可以套上座套,但车门内侧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在使用中多注意一些了。


6. 细微的遗憾:虽然卡罗拉的内部已经已经很人性化了,但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卡罗拉的简配版真是“减”到家了,例如:
1. 遮阳板后部的化妆镜没有照明灯,夜晚不利于女士化妆;
2. 1.6升卡罗拉的中央扶手只是一层的设计,而1.8升卡罗拉的中央扶手为双层设计,灵活性降低;
3. 卡罗拉1.6车型后排座椅的中间靠背不能放倒,自然少了一个后排中央扶手和杯架(1.8升卡罗拉具有此项功能),
4. 车门内侧开关的设计稍显小气,感觉很不结实,容易拉断。
[10][11]下一页|

7. 前排座椅:可能是车内宽度的原因,卡罗拉的两个前排座椅的靠背宽度很窄,侧面支撑收得很紧,这就使得在乘坐时,形成座椅的侧面支撑总是顶住背部,腰部和背部与座椅靠背接触面积变小的情形,长时间乘坐后腰部和背部会感觉很不舒服。
三、驾控使用篇
我们眼中的优点:

1. 动力性:对于卡罗拉使用的这台四缸发动机,先不说其性能怎样,光是卡罗拉发动机舱内整齐布局就十分讨好人。而对于本人最为欣赏的动力表现,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双VVT-i可变进气门技术及全铝合金工艺,即排气门也增加了可变正时机构,从而在动力输出曲线和油耗等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更适合城市驾驶,它的最大功率达到惊人的 122马力和154牛米的最大扭矩,这样的动力表现在国内同级车中动力最强的一个,要知道这可是一台1.6升排量的发动机啊。行驶的这段时间里,感觉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应付1280公斤的车重毫不费力,中低速时得益于自动变速器很好的衔接,卡罗拉的加速流畅且宁静,我开车时的脚并不重,但卡罗拉的速度可以很轻松的达到60公里/时,转速维持在1600-1800转之间,可能是转向助力太轻的原因,此时的感觉卡罗拉稍稍有那么一点点飘,后来想想它毕竟是一辆日本车么,发生这样的情况也合情合理。由于是处在磨合阶段,因此本人没敢把速度超过80,高速驶的感受也就无从谈起,但我估计以这样的中低速表现,把速度控制在130公里/时以下,开着卡罗拉应该是一件既安全又惬意的事吧。


2. 油耗:卡罗拉的油箱为55升,提车后就去加了第一箱油,4.57元/升的93号的汽油,总共加了46升,210元,然后把里程表清零,开着空调跑了绝大部分时间,第二次加油时再加到跳枪,计算了一下总共45.7升油跑了437公里,9.56升/百公里的油耗,平均每公里要花费0.43元,感觉对于一辆处于磨合期开着空调的车来说还是中规中矩的。
[11]下一页|

3. 变速器及排档杆:尽管发动机技术先进,但为了降低成本,卡罗拉还是采用了那套四速自动变速器。变速箱的平顺度说的过去,换当时没有顿挫感,但在科技含量和经济性方面,自然照五速的差了不少,还好它的挡位为阶梯式设计,不容易挂错,挂入倒挡时还会发出提示蜂鸣声。同时,塑料质地的排档杆挡头的手感很好,高尔夫球杆的外形也大小适中,其位置也十分就手,不用起身就容易掌握。

4. 保养成本:像卡罗拉这样的小车,车身的大小就注定了它的保养成本不会太高,问了一下服务人员,他说对于上一代的花冠,只要你定期都作保养,可靠的品牌保证使这车几乎没发生过什么问题,这一带也应该没错,而具体的换一次机油机油格才需要一百多元钱,这也能在家人的积极承受范围之内。同时,对于丰田多年创下的销售、保养、维修网络,以及两年五万公里的保修承诺,致使无论是维修保养,还是配件价格,已经为卡罗拉的用户扫清了后顾之忧。
我们眼中的缺点:

1. 稍差的路感:卡罗拉的方向助力很轻,非常适合作一辆夫妻轮流使用的家庭用车,但可能也是过轻的原因,路面反馈信息模糊,这也是丰田系列车型的通病,卡罗拉的悬挂系统虽然仍旧为前麦弗逊式独立、后拖曳臂式非独立结构,但调校方式很见功夫,传递到车厢内的震动毫不生硬,多少弥补了操控的不足。
总结:全球3200万的销量足可以证明卡罗拉是一款全球拥戴的车型,虽然外部的变化不大,但内部的变化旨在提高实用性和豪华感,对于某些遗憾之处只是节约成本的后果,如果你不计较这些,那么无疑,卡罗拉1.6 车型是你最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