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

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正式成立。虽然在此之前新中国已经先后成立了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三家生产小汽车和轿车的合资公司,但一汽-大众却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企业,同时一汽-大众也奠定了中国汽车的消费文化,捷达让消费者更看重品质和口碑;宝来让消费者理解运动和高性能;奥迪A6让中国消费者认识了除品牌以外的豪华轿车元素。这些汽车消费文化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今天来看,一汽-大众的成功正是其敢于开拓新的市场,引领中国汽车消费文化的市场回报。

提到大众汽车在中国勇于开拓的精神几乎所有人都会把眼光聚焦在上海大众身上,然而,一汽-大众同样表现了德国大众卓越的胆识、气魄和前瞻性。回顾历史风云,1989年一汽与大众进行合资会谈时,正处于中国政治思潮敏感时期,国外媒体大肆报道国内学生运动,此时的国外车企对中国局势都处于观望态度,唯独大众坚定了立场,决心要在中国市场大力发展轿车事业。1991年2月6日,大众在国内第二家轿车合资汽车厂一汽-大众正式成立,此时国际上的其他汽车大品牌如本田、丰田、日产、通用、福特、宝马、奔驰等在国内都还未有任何一家轿车合资厂家。由此,南北大众局面初步成型,这也铸就了大众在中国市场上无对手能企及的领先优势和辉煌。

历史序幕

1987年6月19日,李鹏、邹家华、黄毅诚、叶青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一汽,明确一汽应成为轿车生产基地,在已有的卡车生产基础上加快上轿车的速度,尽早成为中国轿车工业支柱企业之一。1987年10月,德国大众集团总裁哈恩(Hahn)博士和奥迪公司总裁(Piech)博士首次访问一汽,与一汽耿昭杰厂长进行会谈。这次会谈为一汽3万辆轿车先导工程的顺利进展打下了基础。 1988年8月24日,一汽耿昭杰厂长与大众集团总裁哈恩(Hahn)博士在德国狼堡签署“一汽和大众公司长期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组成工作小组进行第二阶段合作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的前期工作。

1989年2月22日,一汽与大众公司正式签署了购买韦斯摩兰厂设备的协议。7月26日,一汽与德国大众公司在完成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签字。11月17日,双方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修订版上正式签字。12月2日,一汽向国家计委及有关领导部门正式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1990年2月9日,国家计委以计工二(1990)97号文下发《关于第一汽车制造厂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设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正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20日,一汽和大众公司15万辆合资项目合同于柏林草签。1990年11月20日,一汽和德国大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15万辆轿车的合资合同,耿昭杰和哈恩博士代表各自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中顾委常委段君毅、国务院办公厅副秘书长王书明、国家计委副主席郝建秀、机电部部长何光远、经贸部副部长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1991年2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颁发营业执照,标志着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中中方持股60%,德方持股40%。

历史进程

1991年11月1日,公司CKD临时焊装线焊接出第一辆捷达A2轿车白车身。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1992年7月1日,公司临时总装线建成投产,第一辆SKD组装的捷达轿车下线。1994年8月1日,一汽-大众总装车间建成投产。1995年6月1日,公司又一合同产品——都市高尔夫轿车在总装车间投产。1995年9月30日,公司在焊装车间举行国产化白车身和中涂、面漆线投产仪式。这标志着公司轿车厂全面投产1995年12月18日,一汽和德国大众及奥迪公司三方共同修改并签署了合资合同,改变股比结构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同日,公司同奥迪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公司生产。1996年4月1日,奥迪C3(奥迪100)V6轿车装配线在轿车厂总装车间建成。1996年5月20日,第一辆奥迪200轿车在总装车间下线。1996年7月10日,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中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发动机车间全面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公司已经全面建成。

1997年5月18日,长春市工行政管理局颁发营业执照,标志着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合资建立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1997年8月19日,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项目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第十万辆捷达轿车下线。1998年2月12日,第一辆捷达改型车下线,1998年8月14日,第一辆装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新捷达王轿车下线。这是国内A级轿车上首次批量安装ABS系统。1999年9月6日,奥迪A6在长春的一汽-大众正式下线; 2001年12月6日,一汽-大众国产的捷达A4宝来正式在国内上市。2003年4月8日,国产奥迪A4正式上市;2006年4月9日,捷达A5以“Sagitar速腾”的名称在中国正式上市;2007年7月11日,一汽-大众迈腾以国产身份正式登陆国内市场。2009年1月5日,代号B8全新奥迪A4L上市;2009年10月19日,一汽大众第六代高尔夫在长春正式上市。2010年3月7日高尔夫GTI正式上市。

一汽-大众历史进程也是中国汽车消费文化的进程

捷达——打造质量口碑的成功典范 

捷达这个名字在数年前就已经家喻户晓。说起捷达,人们对其最深刻的印象便是 “皮实耐用”。直到今天,捷达在中国投产19年,它依然畅销不衰,活力不减,不断创造着新的销售奇迹。它的销量曾一度蝉联中国汽车销量冠军宝座。

捷达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家用轿车,它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夏利轿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兼容出租车和家用轿车市场,同样肩负推动中国轿车市场的普及化进程的责任。夏利比捷达先期国产,是90年代国产轿车品牌中的中坚力量。当时全国出租车市场遍地是夏利得局面让人记忆犹新。然而真正获得广泛赞誉的是后来接棒的捷达,他成功获得“老三样”之一的美誉。而夏利却只停留在“代步车”的尴尬地位。1991年一汽-大众合资公司成立,1992年公司便提出捷达改进事宜,1993年改款项目就付诸实践。以此可见,一汽-大众进取态度相当积极。就车型改进事宜,中德双方最初存在较大分歧,德方坚持由他们负责改进,好处是改进相对快捷,但德国人提出捷达改款报价方案是一汽研究所报价的五倍。中方坚持自己改进,但德方表示,中方改款车型的进度慢。双方分歧很大。由于一汽-大众当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合资公司承受不了德方的高价格,最后德方不得不同意由一汽开发。不过,德方还是执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当时大众的董事长皮耶希亲自来查这个车查了好几次,查了不合格就重搞,一直到1998年新捷达才正式投产。结果证明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新捷达不只是外形变了,换成一个五阀发动机,刹车也变了,因为发动机重了以后,刹车是肯定要变的。捷达改款虽然经历漫长的时间,但它是中方主导参与,改进涉及外观改进、发动机、刹车重新匹配等众多事宜。通过捷达的改款,一汽-大众也培养了一批轿车开发人员。

宝来——“驾驶者之车” 中国车市大功率车型的推进者

2001年12月6日,一汽-大众国产的捷达A4宝来正式在国内上市。宝来的国产对于大众品牌和国内车市都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它是特立独行的一代,一时之间开创同级别无可匹敌的气势,宝来的国产不但带来了当时国内国产轿车最为时尚的外观,同时也带来先进的工艺制造和技术水准。其作为国内第一款注重运动特性的轿车,一上市就推出了1.8T排量车型,最大功率高达110千瓦,百公里加速9秒内,最高车速可达221km/h,其在各方面性能都全面超越了当时国产同级别车型,引领了国内的新的高品质潮流。厂家大肆宣扬其“驾驶者之车”的特质,并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在当时宝来以其紧凑身躯甚至成功晋升为中高级轿车,成为中产阶级的象征的消费轿车之一。另外车身采用激光焊接、车身镀锌、空腔注蜡等当时先进的工艺,车身刚性好,防腐能力强,为其树立了大众品牌在国人心目中新的形象——技术先进,做工精致,操控优异、外观时尚的德系轿车新形象。

要论宝来的缺点,除了后排空间不大,悬挂较老旧之外就是价格上的狮子大开口。宝来当时以一款紧凑型轿车竟然开价20多万元,但显然那个时候大众拿出了当时国产最先进的车型和技术,让中国汽车消费者真正拓宽了视野。这对以后国产的其他品牌轿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从而极大的刺激了其他厂家也纷纷拿出最新的产品国产。宝来有意无意的推动中国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发展,其贡献不容忽视。

宝来自2001年岁末上市后,曾在2002、2003年红极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紧凑型车不断国产,宝来难以一车独大,后来的以伊兰特、凯越为首的“新三样”车型对紧凑型车市造车了巨大的冲击,等到丰田花冠等车型的上市,宝来已经垂垂老矣,逐渐失去竞争力。宝来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2006年7月8日,一汽-大众宝来的小改款车型宝来经典(前期称新宝来又称宝来GP后更名为宝来经典)在北京正式上市。2006年12月16日,宝来HS(宝来经典两厢版)上市。宝来HS是在宝来基础上开发出的一款全新A级两厢车。

2008年10月20日,在经过多轮曝光和宣传之后,经过3年零8个月的研发,350万公里的全球路试测试,一汽-大众自主开发车型,采用改良的PQ34平台(轴距加长了97mm)的新宝来正式上市。

速腾+高尔夫6——高质素运动家轿 引领了国内时尚的驾控潮流

2006年4月9日,捷达A5以“Sagitar速腾”的名称在中国正式上市, 速腾轿车采用德国大众全新的设计理念,内在沉稳、外形时尚。以“德系高性能轿车”为产品定位。“生为强者”这是一汽-大众给宝来的国际换代车型速腾打出的旗号,目标用户群体直指时尚精英一族。速腾是以大众公司在北美地区销售的第五代Jetta为原型开发的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中级轿车。出自大众先进的PQ35平台,车身刚性更好,底盘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四轮独立悬挂设计。速腾传达给驾驶者的路感清晰、厚重,其操控性又大受推崇。在安全上, ESP、超过60%的超高强度和高强度车身材料、不等厚钢板,长达33.2米激光焊接以及丰富的安全气囊装备都使其成为了同级别中的安全性能的佼佼者。为了营造高端的品质形象,速腾沿用宝来当年上市的成功战术,速腾同样匹配了超越同级别的高配配置,1.8T涡轮增压发动机、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ESP电子控制车身稳定系统、电动12向真皮座椅等配置让大众又一次站在了高端紧凑型轿车的巅峰。

2009年10月19日,一汽大众第六代高尔夫在长春正式上市。高尔夫6凭借TSI+DSG最先进的动力总成,高档内饰材料的运用和细节品质上的精益求精,以及达到汽车工业极致的车身缝隙等等,重新定义了同级别车型品质和舒适性的新标准,引领了中国两厢高品质轿车的潮流。而2010年3月7日推出的高尔夫GTI更是国内第一款小钢炮家用轿车,引领了国内时尚的驾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