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01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的安全、质量问题及汽车召回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最近密集的汽车召回事件再次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汽车厂商越来越重视召回,与此同时,也有汽车厂家实施“隐性召回”。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汽车在技术和质量等方面和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但美国同期实施的汽车召回次数是中国的近10倍,这体现了车企对召回、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不同程度。

今年汽车召回已达93起

10月份以来国内汽车再掀召回潮,今年10月,豪华车曾出现一轮密集的召回,宝马、奔驰、宾利和路虎等国际豪华车企均被涉及。11月份,汽车召回的车型从轿车和SUV蔓延到货车和水泥泵车等商用车型。11月国内汽车共召回16次,涉及10家汽车企业的13款车型。今年前11个月,国内汽车共召回93次,远超过去年全年的57次。

虽然国内汽车召回呈现激增,但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去年美国汽车销量不到1100万辆,共发生召回500次,而中国的汽车销量去年超过1300万辆,召回仅有57次,今年我国的汽车召回次数虽然有所增加,但也不足百次。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汽车在技术和质量等方面和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但美国的汽车召回次数是中国的近10倍,这体现了车企对召回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汽车厂家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不同程度。

自主品牌汽车鲜见召回

据统计,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至今的6年间,国家质检总局已先后受理300多次主动召回,召回车辆超过400万辆。然而,这些召回车辆大部分是合资品牌,主动召回的自主品牌汽车少之又少。 记者翻阅今年的93起汽车召回公告,同样鲜见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济南车主陈先生对此颇有质疑,汽车在国外已有百年的制造历史,无论是制造经验还是生产工艺,都要比国内市场强,为什么外国汽车品牌频频召回,而自主品牌汽车却几乎见不到召回?难道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已经大范围、全面超越了国外同行了吗?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山东大学品牌经济研究中心孙曰瑶教授认为,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汽车召回事件这么少,这并不正常。有的汽车厂商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质量缺陷,认为召回会损害自身的品牌形象,从而讳谈召回,而实际上,现在的消费者比较成熟、比较理性,召回体现了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态度,是对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完善。

从另一方面来看,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召回汽车10次,2008年召回47次,2009年召回57次,今年前11个月已经召回了93次,这说明我国汽车召回频率逐年上升,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汽车质量投诉存在着举证难、解决难等问题,召回制度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客观上也不利于汽车召回的开展。

国内市场频现“隐性召回”?

尽管汽车召回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但一个毋庸置疑的现象是,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在遭遇汽车质量问题时,无法享受到和国外消费者一样的平等待遇。同一家汽车厂商,面对存在同样的质量缺陷的汽车产品,对待国内外消费者却有截然不同的召回态度和政策。

今年,有多家日系车在欧美市场召回,而其同款车却在国内市场并未召回,引起国内消费者对日系车的不满。为此,汽车行业专家纷纷呼吁为汽车缺陷召回立法,对中国汽车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予以完善。

记者先后走访了多家汽车4S店,与店长及维修技师交流,在谈及汽车召回的问题时,4S店工作人员也并不讳言,有的汽车产品存在同样的质量缺陷,应该通过召回的形式来通知消费者,进行免费维修,然而,有的厂家却并不这样做,而是通过变通的形式比如优惠酬谢老客户等,在客户到4S店维修保养的同时,对存在的质量缺陷予以维修,至于更换零部件或者采取其他的维修措施甚至都不告诉用户,这种情况目前还比较多见。

如今年早些时候有一个汽车厂家宣布对汽车产品实施召回,然而公告召回一次,却修理了两个地方。消费者李先生去年底购买了一辆刚刚上市的某品牌汽车,开了不到两个月就接到4S店的通知,需要将车开回店里进行“缺陷修复”。在维修时,4S店工作人员告诉李先生,除了公开召回的零件存在缺陷问题外,车上前部减震器的一个零件也需要更换。一次公告竟然要更换两个零件,这让李先生很困惑。

汽车召回不等于质量差

对于这种现象,山东省汽车协会有关人士认为,汽车召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召回不是说明企业不行,而是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汽车厂家公开召回既可以消除车主的疑虑,又能让即将选择该厂汽车产品的消费者确信其品质,遮遮掩掩反而让消费者反感,也会让消费者心生疑虑,反而有损汽车厂家的品牌形象。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该召回不召回的情况,就属于隐瞒缺陷,而对于隐瞒质量缺陷的汽车制造商,按照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最高罚款仅为3万元。这种惩罚的措施太轻,对汽车生产厂商来说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不过,这种状况将有所改变,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生产者故意隐瞒汽车产品缺陷,或未采取召回措施等多种行为,将处以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50%以下的罚款。这种力度的惩戒,汽车厂家瞒报质量缺陷将背上巨额罚单甚至破产,瞒报的成本可能远高于美国。以售价15万元/辆、共计需召回10万辆轿车计算,瞒报代价将介乎3-75亿元,而美国迄今为止最重的一起罚款为1600万美元。

山东省汽车协会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产品进入居民家庭,如何保障汽车安全和质量,实行更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使消费者能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中国汽车界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从最近汽车召回的情况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自身权益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已经能坦然接受召回,召回也不是质量不好的代名词,而是负责任的体现,从另一方面来看,今后车企的产品缺陷将越来越难以隐瞒,召回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