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01

家住上海的孙涛为一件事情闹心了两年。他的爱车英菲尼迪FX35在购买的第二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自燃事件,他自费2万余元对爱车进行修理。直到今日,两年过去了,英菲尼迪方面仍未给出自燃的鉴定结果。

报道 “钱无所谓,我只想把事情弄明白。”因为车的事,孙涛闹心了有两年时间。他说,自己的英菲尼迪FX35发生自燃到现在过了已有近两年时间,直到今天也没有收到厂商方面有关自燃的鉴定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者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又是一年315,又是一年维权路。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车市风光无限好,但牛市背后却隐藏着投诉总量增长近四成的遗憾。面对新车、汽车用品和售后服务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本该成为"上帝"的消费者却沦为弱势群体。网易汽车针对维权难题特别策划了315系列报道,力求通过鲜活的个案分析、详实的维权攻略,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驾护航。维权尚未成功,我们一起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诉具体信息

涉及品牌         英菲尼迪        车辆型号         英菲尼迪FX35
涉及4S店         上海永达英菲尼迪4S店        购车时间         2007年9月
投诉问题         自燃        投诉诉求         尽快给出自燃事故鉴定结果

2007年9月,看到大街上英菲尼迪FX35的户外广告后,孙涛便喜欢上了这辆车。“一个SUV造的像个跑车。”孙涛讲,他到上海永达4S店看了实车,一周后就将这辆车开回了家。

2008年上半年的某日下午6时左右,家住上海的孙涛将自己的爱车英菲尼迪FX35停在楼下。“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突然发现车闪着双闪报警。”孙涛赶忙下楼打开车门一看,发现档位下面发生了自燃。
“当时火已经熄灭,档位下面的塑料件、顶棚、地毯部位都已经烧焦。”孙涛猜测,可能是车的密闭性好,氧气被燃尽后,火势自然熄灭。

自燃事件发生后,孙涛第一时间给英菲尼迪中国总部致电,讲明了自燃事件。当晚,自燃的英菲尼迪FX35被拖车连夜拉到购车的上海永达英菲尼迪4S店。
让孙涛闹心的事情从这一刻开始了。
孙涛告诉网易汽车,车被送到英菲尼迪4S店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反馈给他说,自燃的问题需要日本方面派专家过来进行专门检测。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约两个月后,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的孙涛自费对车辆损坏的部位进行了更换和修理。“我拖不起。自己先花钱修吧。”

据孙涛讲,此次自燃烧毁一根集束电缆,地板和档位下方的塑料板被烧坏,车辆顶棚也被烟熏坏。
<< 车主自述自燃经过

3.15重拳出击 解读汽车投诉十大案

NO.3 英菲尼迪高速刹车集体发抖引发投诉潮

事件原由:英菲尼迪作为一个高端品牌,我们当初购买英菲尼迪的车子,正是看中它强劲的动力,优良的品质。可现在没想到这么好的动力,刹车却有问题,行驶起来太危险了,而且现在厂家还无法给我们提供一个彻底解决方案!”。前面这一段话正近30位英菲尼迪车主最直接的心声。因为他们普遍抱怨称:在时速超过120公里后刹车,就会出现方向盘抖动,严重的甚至会车身抖动,这不仅影响了车主的驾驶乐趣,更直接的还会使车主在刹车时分神,从而导致事故。

众多车主发现问题后到4S店作了检修,并确认故障是由于刹车盘存在瑕疵而造成的,不过更换刹车盘片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于英菲尼迪刹车盘采用的是整体冲压锻造技术,而非焊接件。整体冲压工艺虽然优点很多,但是整体冲压会导致热量不能均匀释放,从而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盘面小颗粒。也正是此次抖动的罪魁祸首。目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一是进行刹车盘磨光,二则是更换其它品牌的刹车盘片。不过大部分车主更期待厂家能够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英菲尼迪曝质量问题 刹车普遍存在隐患

英菲尼迪质量问题大爆发

2008年末,对于日产旗下英菲尼迪品牌来说是个多事的冬天。11月7日,日产(中国)宣布在华召回英菲迪尼G35车型,原因是其安全气囊存在隐患;11月底,G35车型被爆各类质量问题,其中涉及多项安全隐患,本报曾独家抢报英菲尼迪车型刹车异常等问题;12月18日,英菲尼迪G35的换代车型G37热闹闹地在广州上市。似乎,没有人记得还有众多G35投诉车主们还在苦苦等候日产(中国)的回音。新换代车型的上市,并没有让G35众多车主们的投诉烟消云散……

厂家忙于英菲尼迪G37的上市,而无暇顾及英菲尼迪G35、FX35质量隐患的解决事宜

12月初,本报刊载了关于《英菲尼迪车型集体发抖》的报道,反映了英菲尼迪车型暴露出包括刹车系统在内的各类车型质量隐患。之后,本报热线电话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英菲尼迪G35、FX35车主的反馈信息,表示其所购车型在日常驾驶中发生的诸多问题与烦恼。

更多故障车主现身

年初时,本报陆续收到来自上海、广州等地的诸位车主反映自己的英菲尼迪出现刹车抖动等现象的来电。之后,反映此类问题的车主越来越多,此事由个案发展成为“普遍存在”。

在日本专家承认故障车型刹车盘存在隐患,无法修复的情况下,为了能有一辆“安全”的车,目前,遇到车辆刹车抖动情况的英菲尼迪车主们更换了其他品牌的刹车盘使用,虽然部分车辆的故障得到了暂时解决,但也有车主反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抖动现象再次出现。经检测,原因是刹车盘与动力系统不匹配。也就是说,更换其它品牌的刹车盘并不能彻底根治英菲尼迪车型存在的故障隐患。

英菲尼迪G37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品牌部项目总监沈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正忙于G37的上市,关于G35的解决事宜要等到本月下旬才能明确。这样的解释不经让车主暗恼,新车上市固然重要,可这么多故障车摆在眼前,为何就是得不到解决?

车主发出“最后通牒”

英菲尼迪G35

“我们只是普通车主,不懂太多专业技术,但也知道刹车系统是车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高速刹车时那种剧烈的抖动感,让我们对车辆的安全性严重质疑,每次驾驶都提心吊胆。”一位G35车主告诉记者,他的车子在行驶了8000公里后就出现了刹车抖动的情况。

根据本报统计,大部分英菲尼迪车型首次出现刹车异常是在磨合期过后,时速达到120km/h以上时发生。同时,这些车主的车辆发动机均没有进行过改装,甚至有些故障车连第一次保养都未做过。

12月17日,G35换代车型G37上市的前一天,全国英菲尼迪车主在网上进行了一次集体讨论,向日产(中国)提出六大要求,其中包括承认刹车抖动的事实、12月底前公开解释故障原因及方案、1月底前一次性召回等,并指出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刹车系统依旧有问题,车主保留集体向**部门曝光质量问题的权利。

记者后记:

根据日产(中国)方面的解释,一有解决方案立即就会向车主作出声明,可时至今日,车主们依旧在苦苦等候。

另一方面,G35的后续换代产品G37已经上市了。这多少让我们感到不解。首先,G35进入国内不过一年,就匆忙退市更换产品,且市场售价已跌了5万元,这样的行为让人联想到11月初G35因气囊安全问题进行的召回,加之此次爆发的刹车系统异常,是否隐喻着G35还存在其它安全隐患?这些都让G35车主非常不安。其次,日产方面的厂家技术人员已经承认G35刹车盘存在材质选取错误,意味着刹车系统抖动可能无法解决,那么作为G35替代车型的G37会不会存有同样的安全隐患?这个答案目前尚不可知。

对于消费者而言,你会愿意去买一辆时速过了120km/h,刹车就会抖动的大排量豪华车吗?这是一种冒险。对于英菲尼迪这个进入国内不久的日产豪华车品牌,如此问题不解决,将难以在国内有更大的发展。

投诉相关:

英菲尼迪车主联合维权的方式,并不是首次出现。近年来,随着国内召回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更多关注,各类进口高档车型在华召回屡见不鲜,车主们集体维权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除了此次英菲尼迪车型质量问题外,本报也曾多次关注日系豪车品牌车型在国内的种种质量纷争,现列举日系高档车进口品牌在国内召回记录。

● 2008年11月:英菲尼迪G35召回
英菲尼迪G35曾因副驾驶席气囊存在异常情况进行过召回

因安全气囊组件存在异常情况,车内副驾驶席气囊在发生危险时可能无法展开,日产(中国)在2008年11月召回了部分2007年生产的英菲尼迪G35轿车,在中国涉及的相关车辆为431辆。

● 2008年2月:06款讴歌TL召回
今年2月,本田发布公告,决定召回2005年6月22日至2006年9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讴歌TL汽车,涉及车辆共425辆。原因是助力转向装置存在隐患,车主在行驶途中可能会闻到焦糊味,以及发动机舱冒出白烟,极端状态下可能会有火焰出现。

● 2007年11月:部分讴歌RL召回
由于助力转向系统存在隐患,讴歌召回部分07款和08款RL轿车。在中国涉及的车辆约115辆。
  
● 2006年7月:部分雷克萨斯RX300召回
2006年7月,丰田(中国)宣布召回2003年2月10日至2005年5月期间由丰田汽车公司生产并进入中国市场的雷克萨斯RX300轿车,共计2314台。原因是车内地毯安装不良,最坏的情况,可能引起踏板被卡,导致车辆的制动距离变长。
  
● 2005年1月:雷克萨斯LS430召回
因为热成型工艺有缺陷,雷克萨斯LS430的部分车型可能会在行驶时燃油泵停止运转,造成发动机熄火。因此,丰田(中国)于2005年1月宣布召回部分雷克萨斯LS430车型,涉及出口到中国的对象车辆台数1717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