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01
锦湖轮胎质量问题经央视曝光之后,其董事长李汉燮在央视节目中鞠躬道歉,表示将在最短时间内召回问题轮胎。但召回的具体时间、具体步骤尚未公布。专家称,锦湖轮胎召回有利于填补相关制度空白。(详见本报今日B5版)
从央视的报道来看,锦湖轮胎的问题不仅仅只是产品有缺陷,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缺陷是人为的。换言之,是涉嫌故意欺诈。锦湖轮胎曾经回应央视,认为央视判定“欠准确”,锦湖轮胎甚至致信消费者称,“央视不能判定我司违规”。虽然央视的揭露“有图有真相”,但在这个问题上,确实需要相关部门介入,对锦湖轮胎的产品质量作出最终定性。据悉,锦湖厂家正在跟国家质检总局进行协调,本周内将发布锦湖轮胎的质量报告。
地方国企“嫁入豪门”遭卖壳 央企操作手法几近雷同 内贸专项规划近期出台- 中投否认在日巨额投资损失惨重
- 广东汽油批发价暴涨千元
- 4央企在利比亚410亿项目搁浅
- 以色列前总统因强奸罪获刑7年
- 巴曙松:日本大地震与传闻不一样
- 和讯网新闻中心诚聘编辑
如果本周的质量报告无法推翻央视的报道,那么,对一个主观上有故意欺诈行为的企业产品,仅仅只是召回了事,恐怕太过宽容。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来看,召回适用于因为“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缺陷产品,换言之,召回主要适用于客观技术能力有限导致的产品缺陷。对于人为欺诈导致的缺陷产品,恐怕更应该查封。
汽车轮胎是关系到驾驶员、乘客生命安全的产品。在这样的重要产品上,如果有企业敢于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实际上是在拿消费者的生命当儿戏,对于这样的企业,必须要严惩。所以,锦湖轮胎的召回要取信于大众,不能绕开两点:一是赔偿问题,锦湖轮胎是否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锦湖轮胎是否应该停业整顿,甚至接受更严厉的处理?
锦湖轮胎决定召回是不是“弃卒保车”,是不是危机公关,值得我们追问,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有关部门的态度。有专家对锦湖轮胎召回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中找出了一些“进步因子”。赞美的事情专家已经做了,我更希望有关部门不要被这种召回蒙蔽而弱化进一步追查问题的决心。
仅董事长道歉远远不够
锦湖轮胎董事长赶赴央视向全国公众道歉,体现了改正问题的诚意,但很显然,仅仅生产企业一家的道歉,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和消弥消费者的怨气。锦湖轮胎的质量问题,几年前在纸媒、电视、网络媒体上就被报道过,最常见的是轮胎鼓包和爆胎等问题。监管部门呢,这些年来解决了多少投诉,从根本上预防了多少问题?
所以说,要打“板子”的话,首先当然要打“锦湖”,但另一个该“打”的是负有监管责任的职能部门。生产企业道歉了,职能部门呢,负有责任的官员呢?
实际上,公众并不是“苛求”必须见到一两个高官对“问题”表态。但“表表态”、诚恳地道道歉,终归有助于解决问题和达成谅解。“道歉”往往取决于自觉,但敢不敢就“问题”道歉,敢不敢对问题进行担当,不仅与事件能否妥善解决相关,更考量个别政府部门官员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