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01
在媒体的不断举证下,锦湖轮胎的态度有了戏剧性转变。从坚称报道“不准确”,到承认报道事实并将召回相关轮胎,锦湖轮胎做了根本性的让步。事实在这一刻清晰起来,是到了检验锦湖轮胎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了。
我注意到,在锦湖轮胎先后不一的声明中,其退让的分寸,和媒体掌握的证据呈正相关性,充分体
现了一个企业面对危机公关时的修辞哲学。
亦即,对媒体举证不充分之处予以反击,甚至还邀请权威机构(天津市质监局)为其背书:我司关于返回胶料的使用制定有科学完善的生产工艺标准,且生产线都严格遵循标准进行生产作业。
一定要到媒体进一步祭出证据,锦湖轮胎才被迫承认偷工减料的事实。此前的反击,因天津市质监局的介入,而愈发成为一个笑料。锦湖轮胎,已经失去了面对危机时,展现一个负责任企业决断与行动力的先机。
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锦湖轮胎目下的道歉,也仅仅是对媒体所掌握的有限证据的一个有限的回应——— 其存在的问题,是否仅仅出在被曝光的天津相关工段?
我们当然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仅仅是天津才做了这种违规操作,其他公司就没有?这种行为是天津公司的自我决策,还是锦湖轮胎节省成本的整体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如果是后者,锦湖轮胎应赶在媒体下一步曝光行动之前,壮士断腕,主动交代实情并筹办善后事宜。非如此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恢复企业信誉。
从锦湖轮胎召回事件看,官方权威质检机构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甚至到了关键时刻被拉去做了伪证。这是监管者的耻辱,也进一步昭示了问责相关官员的重要性。
锦湖轮胎是经过3C认证标准的企业,但该认证中对质检机构有“跟踪检查”的职责要求,并非发个认证标准就一劳永逸。锦湖轮胎偷工减料的情况,不来自官方质检机构的查证,反依赖于媒体的暗访揭发,本身已暴露出相关质检机构的尸位素餐。尤具讽刺意味的是,在锦湖轮胎与媒体的角力过程中,天津质监局站在了锦湖轮胎这一边,为其做了错误的背书。我们无法不质疑,这种玩忽职守背后,是否存在寻租的可能性?
据报道,早在央视曝光之前,关于对锦湖轮胎质量问题的质疑声就不曾中断过。许多使用锦湖轮胎的车主陆续发现,轮胎在使用后出现鼓包、爆胎、裂纹等问题,但投诉却始终没有下文。这种现象说明,质检机构的失职,已在相当范围成为一种普遍性症候。某些以纳税人供养为其薪俸来源的公务员们,就这样在消耗着民间对政府的信任,并暴露出一定程度上猫鼠合欢的时弊。
锦湖轮胎之外,今年“315”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同样显示出质检无能的现实困局。瘦肉精事件中,问责官员已经进入具体日程,而锦湖轮胎,却还没看到这种趋向。在此,呼吁对锦湖轮胎事件中失职的质检官员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