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01
暗访日期:1月21日暗访对象:北京一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一汽马自达4S店
4S店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中路20号
暗访纪实:
暗访前,笔者登陆北京一汽轿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http://bjyq.faw-mazda.com/,想查一下交通路线。
官网没有详细店址和交通路线介绍;工作人员指路很专业
查找后发现,北京一汽轿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官网上,也是只有促销信息和产品信息,没有店址简图和交通路线简介。
打车途中,笔者拨打官方上留的电话010-87813330问该怎么走。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显得很职业,问笔者,是从东边还是西边过来。得知笔者从西边走西四环前往后,告诉笔者:“从第22个出口,大红门桥东出主路,走辅路往东200米即可。”
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笔者顺利找到北京一汽轿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展厅外观陈旧,厅内光线不好,有烟味
从外表看,该展厅显得颇为陈旧,真个建筑灰灰的,显得很脏。
展厅正门关闭,写着标识从侧门走。侧门入口处挂着厚厚的帘子,走进去光线有些暗。
展厅内显得很杂乱,且明显感觉展厅暖气不足,感觉有点冷。
展厅西边有几张圆桌,铺着紫色的桌布,感觉很舒服。有两张圆桌上坐着几位顾客,顾客周围没见到销售人员,顾客面前的桌子上也没有茶水。有两位顾客正在抽烟,站在展厅入口可以闻到明显的烟味——似乎没有工作人员前来制止。
展厅东西各摆着两辆展车,一边是老款的马自达6,一边是新款的马自达6睿翼。有几位顾客正在看车,旁边有销售人员正在介绍。
展厅有多位工作人员,但没人主动招呼
展厅前台处有三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交谈,似乎没有人发现笔者走进。笔者便主动走向前台找工作人员。
展厅入口通往前台的地面上有点粘脚,地面上有明显的不干胶痕迹。
直到笔者站到前台处,伸手拿起前台桌上的车型宣传页,三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似乎才发现笔者的到来。笔者表示,想看一下马6。其中一位走出前台,领着笔者前往展车前。
以下是笔者和该销售人员的对话:
销售人员导购相对专业
销售人员:你考虑马6还是睿翼?
笔者:我准备20万办完全部手续,哪一款比较合适呢?
销售人员:看看马6吧,马6现车比较多。睿翼现车少,预定时间长。
笔者:马6现在多少?
销售人员:时尚型的15.78万,豪华型的16.78万。你看豪华型还是时尚型?
笔者:能优惠吗?
销售人员:这已经是优惠之后的价格。
笔者:优惠了多少?
销售人员:八千到一万不等。不同的车优惠幅度不同。
笔者:哪款是手动挡的?
销售人员:这两款都不是。马6手动挡的没现车,要预定。
笔者:手动挡的多少钱?
销售人员:15.08万。
笔者:预定的话,年前能提车吗?
销售人员:预定要半个月,年前应该可以。
笔者:预定的话,订金多少?
销售人员:两千。
笔者:这样啊。15.78万的那个时尚型的,是自动挡的?
销售人员:对。这款车就是时尚型的 (销售人员指着展厅东侧的一辆红色马6轿车)。
不能主动递送产品资料
笔者:有产品介绍吗?给我看一下。
销售人员:好的,你等等。(销售人员回到前台,取了一份车型资料递给笔者。)其实你买这款(时尚型)就好。现在现车多,颜色也比较齐全。
笔者:蓝色的有吗?
销售人员:有。(销售人员指着车型资料对笔者说)时尚型的钛灰色、银色、黑色都有,除了白色和典雅灰的没有,其他的都有。
销售人员:DX指的是发动机型号,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笔者:(指着车型资料上的“时尚型2.0LDX)这DX是什么意思?
销售人员:是发动机型号。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笔者:马6周日能试驾吗?
销售人员:可以的,不过要提前预约。
笔者:给我张名片吧
笔者:那你给我张名片吧。
销售人员:你等等。(销售人员返回前台,拿了一张店内通用的名片,然后在名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销售人员对马6车系演变过程和车型变化相对熟悉
笔者:我听说马6还有一款轿跑车,有展车吗?跟马6有什么区别?
销售人员:马6轿跑车已经停产了。马6轿跑车好像是03年上市,05年或者06年就停产了。马6轿跑车是2.3的。马6是2.0的。
笔者:那马6和睿翼有什么区别?
销售人员:睿翼是去年推出的。好像是去年9月上市的。马6是07年推出的。
笔者:跟马6有什么区别?
销售人员:外观变了。你看马6的前脸是这样的,睿翼的是这样的。(销售人员指着两款车做对比。)
笔者:就外观变了?
销售人员:车内配置也多了。多了前后倒车雷达,座椅加热。
笔者:就这些变化?
销售人员:发动机压缩比也小了。原来10:1,现在10.3:1。风阻系数也小了。这些变了,要比原来更省油了。还有就是悬挂变了。现在的悬挂拐弯时更平稳。
销售人员:“睿翼油耗不超过9个”pk“有客户回来说,他们的油耗在9个、10个左右。”
笔者:马6油耗多少?
销售人员:8.6,不超过9个油。
笔者:我同事就开马6,他的百公里油耗怎么是11个。
销售人员:这不可能啊。
笔者:可这是事实啊。你怎么知道不可能?
销售人员:我卖车,有客户回来说,他们的油耗在9个、10个左右。
笔者:那我同事的油耗怎么都11个?
销售人员:他在市区开吗?
笔者:对啊,我们公司在二环边上,他好像住4环,走的都是市区。
销售人员:油耗跟驾驶习惯有关。要是再堵车,就更高了。
笔者:这样啊。
销售人员:睿翼2.0没现车,1月预定4月提车,不加价
笔者:睿翼怎么买的?
销售人员:睿翼有2.0的和2.5的,2.5的现车多,特别是红色,本周就可以提车。
笔者:2.0的呢?
销售人员:2.0的没现车,得预定。有手动的和自动的。2.0的手动的16.88万,自动的18.48万。
笔者:没有优惠?
销售人员:这已经是优惠1万元之后的价格了。
笔者:2.0的手动的,20万能全办下来吧?
销售人员:差不多。购置税什么的,得2万多,20万能办下来了。
笔者:预定得多久?
销售人员:我们店已经有26位客户预定了。你要是预定的话,要到4月才能提车。
笔者:这么久啊。加价能提前提车吗?
销售人员:我们不加价的。
笔者:订金多少啊?
销售人员:两千。
销售人员:除了外观件,睿翼的配件和马6是通用的
笔者:你觉得,马6和睿翼,买哪一个划算。
销售人员:相对而言,马6的车型更成熟,保养啊、配件什么的,都便利些。
笔者:马6的保养费用高吗?
销售人员:不高。小保养300多,大保养500多。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
笔者:什么时候大保养?
销售人员:是这样的,5000公里的时候做首保,首保免费。1万公里的时候,做一次大保养。这样轮换着来。
笔者:那你刚才说,马6的保养便利,那睿翼呢,保养啊、配件啊方便吗?
销售人员:除了外观件,睿翼的配件和马6是通用的。
笔者:费用呢?
销售人员:也差不多。小保养也是344元。
笔者:马6的保险多少?
销售人员:差不多在6300-6400元之间。
笔者:如果买马6的话,一周手续是不是能办下来?
销售人员:差不多。
销售人员:马6不会停产
笔者:这样说睿翼应该是马6的替代车型。那马6以后会不会停产?
销售人员:不会。现在有很多顾客还在买呢。
销售人员:(4S店维修保养时)最好找个熟人盯一下
笔者:那马6还能不能再优惠点?怎么马6的优惠才8000,还没有睿翼多。
销售人员:不能了。马6的优惠少。不过可以送你全车装饰。
笔者:全车装饰也没多少钱啊。汽配城几百块钱就够了。
销售人员:我们是4S店啊。质量不一样啊。
笔者:可我听同事说,4S店的服务,我不是指你们店啊,4S店的服务也不好啊。我同事的一个朋友去4S店修车,结果车内顶篷上留了一个黑手印。
销售人员:这可能是工作人员不小心留下的。其实处理起来很简单,喷点皮革清洁剂,用毛巾擦一下就干净了。
笔者:那4S店怎么不给清理一下呢?
销售人员:跟店有关。维修时得找好店,最好再找个熟人盯一下。
笔者:那我要是在你家买车,再来你家维修保养,是不是还有优惠啊?
销售人员:工时费打8折。还有定时的免费检修。
笔者:对了,忘了一个重要问题,马6配有儿童安全座椅吗?
销售人员:没有配儿童安全座椅。好像其他车型也没有配。不过有安全座椅安装插口。你去汽配城买一个,也就二三百块钱吧。
笔者:不能送吗?
销售人员:我们店里没有啊。你可以去汽配城买一个,很便宜的。
笔者:其他的呢,想车载蓝牙、影音系统这些,我在外边买是不是要比在你们店里买便宜啊。
销售人员:便宜是便宜。但新车,最好不要在外边换这些。
笔者:为什么啊。
销售人员:添加这些设备是要动车内线路的。质保要求虽然是保三年,但如果你在三年内动了车内线路,(4S店)的电脑里又查不到维修记录,那质保就不好说了。
笔者:原来质保是三年不动线才保啊?
销售人员:对。
销售人员:开票时可以少开一万,购置税还能省800多
笔者:睿翼2.5的现车多,要想买睿翼2.5的话,20万怕不够吧?
销售人员:是差点。
笔者:那15.78万的那个马6能不能再便宜点?我听说现在有些店送购置税。
销售人员:购置税也能少点。开票的时候少开一万,开14.58万,购置税差不多也能省800多。但你以后不合算,你以后折旧的时候,要按照14.58万计,这样你就吃亏了。而且别出大险,像偷盗险,出险后赔付也是按你开票价来赔付的。
总评:
总体来说,北京一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的销售人员在导购方面还是颇为专业的。但在服务和诚信方面还颇为欠缺:
首先,整个交谈持续近40分钟,这期间,销售人员始终没有请笔者入座。即便是笔者在记录车价和相关信息时,也是站立着记录。而在旁边休息区,始终有几张桌子在空着。不仅笔者是此待遇,其他的顾客,也有几位始终是站着听销售人员介绍的。坐在休息区的那几位顾客,面前的桌子上始终没有送上茶水。
其次,展厅环境相对糟糕。特别是没有区分专用的吸烟区,导致顾客在展厅内抽烟,影响到其他顾客。这对以专业服务和消费环境著称的4S展厅而言,是致命伤。
再次,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欺骗顾客、误导顾客的倾向。特别是在油耗、保养、购置税问题上,刻意回避真实情况,有误导顾客的倾向。
最后,销售人员在导购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令人诟病的行业潜规则,例如发票少开一万,减少购置税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