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本站编辑
斯柯达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已有7个年头,不过最近两三年的发展却陷入停滞阶段,与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的突飞猛进相比暗淡许多。
“我们不是大众小弟,是一个独立品牌。”今年年初斯柯达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在北京车展上的喊话表达出了斯柯达寻求独立身份认同的诉求。过去3年,斯柯达在华销量仅从22万辆增长到23.12万辆,增加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业内人士将这一结果归结于斯柯达汽车在华生产、销售管理一直依附并受制于上海大众。
但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在现有的盒子政策环境下,短期内斯柯达在华发展依然非常需要借助上海大众的各类资源,谋求“独立”的本质更多应是斯柯达自身品牌形象的刷新提升与差异化。
在入华初期,斯柯达凭借明锐、晶锐、昊锐三款新车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将销量提升了20万辆的规模,创造了速度神话。这与上海大众强大的渠道和品牌营销能力密不可分。倘若没有上海大众,斯柯达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如此顺利。
斯柯达首先推出的三款产品设计中规中矩,甚至略显保守老气,但依靠较高的性价比依然赢得了许多保守派的喜爱。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市场已由产品导向变为需求导向,新生代消费者逐步成为主力军,而斯柯达在品牌建设和新产品上却出现了断档,这才是导致其销量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不过斯柯达已经开始做出调整,并初获成效。首先,斯柯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更换新标志传递除了重塑品牌的重要信息。同时,新产品采用的全新的设计语言和风格也让人眼前一亮,时尚和年轻的元素为其注入这一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在大众品牌车型因“套娃“造型而备受诟病时,这一举措更能够吸引大量上海大众的粉丝关注,而且产品质量也有上海大众保证。
我们从斯柯达最近推出的几款新车可以感受到其年轻化风格。
全新明锐车身线条更流畅与轻快、相比老款给人感觉年轻不少。
斯柯达VisionC将成为新速派的模本,2015年,斯柯达预计将会推出全新的速派(昊锐)掀背版与旅行版车型。新速派与已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新明锐一样基于MQB品台打造。
全新一代晶锐谍照,该车已在捷克投产,不久也将引入中国市场。新一代晶锐在外观上也汲取了斯柯达明锐的设计元素,具有犀利的面板风格。动力总成方面,新晶锐也采用了部分大众模块化平台设计。
数据显示,在积极的品牌提升下,目前斯柯达的战略市场已经表现出明显好转。斯柯达今年前三季度总计向中国消费者交付了大约198300辆汽车,去年同期交付量大约为177700辆,同比增长11.6%,其全球累计交付量达到774100辆,同比攀升13.0%。斯柯达计划在2015年对其全部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这将有力支撑起2018年再华销量突破50万辆,全球销量突破150万辆的目标。
而一旦斯柯达品牌提升战略获得进展,其利润空间也会相应提升,这是上海大众合资公司所乐见的,未来甚至不排除在身缠和营销资源上向斯柯达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