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苏霓

其中,天亿投资为此次交易专门设立的基金,由长白山股权投资公司控股,而后者的股东为亚东投资,亚东投资由吉林省国资委100%控股。

  2011年3月,亚东投资以现金3.624亿元认购富奥股份定向增发的1.2亿股股份,此次增资后,亚东投资和天亿投资分别持有该公司12.50%和19.64%的股份,合计持有32.14%的股份,由此吉林省国资委实际成为富奥控股股东,一汽集团持股比例降至31.25%再次退居第二,宁波华翔的持股比例也降至17.86%。

  在进行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的资本运作同时,富奥股份也在选择自己的上市路径。

  根据《上市首发办法》,如果选择IPO,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应三年不变。这意味着,在宁波华翔进行股权转让之后,富奥股份还需等待三年才能上市,由此带来的时间成本是一汽、富奥、宁波华翔三方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借壳便成为富奥上市的唯一出路。

  在*ST得亨和*ST盛润两个壳资源之间,高昂的买壳成本使富奥的天平转向了*ST盛润,因为该公司正处于破产重整之中。而随着*ST盛润主营情况的不断恶化,该公司向富奥提出了以股抵债的方案。

  “这个方案与传统意义上的‘借壳上市’略有不同。它是富奥股份以全部股东股份折为*ST盛润股份,利用其破产重整新增股份的机会吸收合并富奥股份,并非收购该公司的‘壳’实现上市目标。以股份抵债重整后,上市公司的债务即被清零。”汽车分析师曹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