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Autohome 本站编辑
外界认为,一个在SUV领域叱咤风云、牛气冲天的长城,为何一碰到轿车就心有余悸,灰头土脸?长城尚且如此忌惮,何况其他中国品牌更是不敢造次,但凡中国品牌略有所成者,在轿车领域基本无大成者,更谈不上独霸一方,挥斥方遒。
SUV的各项数据制造工艺与轿车从本质上讲相差无几,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在轿车上成功?中国轿车市场合资产品太过强大,细分太完善,基本没有给自主轿车留下什么空间。而SUV则不同,合资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产品分布及后续开发属于严重断档,这就给中国品牌留下很大空间,在H5、H6上市时,在10万多价格区间买到紧凑型SUV,合资品牌是没有的,这也是长城SUV取得成功的关键。
时至今日,合资品牌SUV价格逐渐下探,车型日益丰富,加之其他中国品牌对手频频出招,围追堵截,长城汽车四面受攻,身心交瘁,情急之下只能优先选择SUV领域发力,而轿车只能暂时“靠后站”。当“生存”的问题解决后,才能奢谈“生活”的问题。而长城轿车,只是“生活”问题,眼下还没到迫不得已地步。
长城以前说放弃轿车,并非耸人听闻。一方面是因为大环境使然,中国SUV正呈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长城旗下多款产品,轿车销量始终萎靡,而SUV却呈高速成长。在SUV领域有超强优势的长城,倾力打造一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叫得响的纯粹的SUV汽车工厂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可以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长城今天说重启轿车,并不令人惊讶。不论从汽车整体市场的发展趋势还是长城自身市场竞争力来说,长城汽车做出重启轿车作为其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也是符合汽车市场趋势的选择。从长期战略而言,长城全面介入轿车业务不仅仅能维持一个中国品牌车企的所谓体面,更重要的是轿车终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上,轿车才是乘用车市场主流,才是利润的重要来源。
“轿车是一定要干的!”魏建军说道,“哈弗SUV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长城完全可以腾出手来继续发展轿车业务。”除现有长城C30、C50等主力车型外,从9月份开始长城将陆续推出换代、改款和新车型。“我们会先进入A级车市场,然后是A+级车,在推传统车的同时,也会推纯电动轿车。”魏建军说。
虽然当下风生水起,市场似乎前景一片光明,但毕竟SUV市场发展的成长空间局限性迟早会显现。在此背景下,轿车业务是长城下一个不错的发力点。先巩固国内SUV市场老大地位,之后再“腾笼换鸟”把轿车做好做大做优的战略战术,无疑是魏建军的如意算盘。
煎熬
长城不会一直甘心情愿当“偏科生”,以前对外宣称放弃轿车只是短期策略,并不是长城长期战略。危机感向来强烈的长城,怎么可能会不给自己留条后备之路?即有朝一日SUV市场进入颓势,长城有可能陷入难逃一劫之困境。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才是长城的企业风格,也是“掌门人”魏建军的性格使然。
其实早在2002年,着手酝酿轿车计划的魏建军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随后的5年间,长城一直在暗中蓄力,为上马轿车夯实基础。
美好愿望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2008年开始涉足轿车领域以来,长城几乎所有车型均已失败告终。从起初的炫丽、精灵、凌傲到酷熊,几乎每款车都惨遭败局,无人问津。直到后来终于看到一线曙光有所热销的腾翼C30,但由于产品更新速度明显滞后,又赶上其它诸多中国品牌竞争车型增多,C30销量自然又迅速降低。屡战屡败的长城轿车,疲于应付,结果腾翼品牌最终还是被取消,长城这才意识到聚焦SUV业务或许是个不错的战略选择。
至此,长期称雄中低端SUV市场的长城越来越找到“感觉”,哈弗H2、H6一跃成为“神车”,引得了众多中国品牌车企眼红并纷纷染指SUV这块硕大蛋糕,然而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战略一直不被业内人士所看好。
尽管长期稳居SUV界销量冠军,长城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但不容乐观的是,哈弗H6近几月却出现下滑势头。有媒体人士认为,今年7月份哈弗H6销量实现23,088辆,销量占比达5.5%,同比下跌逾一成,虽然8月销量实现同比攀升5.8%,但是与之前单月超四成的涨幅相差甚远。随着更多SUV产品投放市场,长城的“优势”在被一点点削弱。
被寄予重望的、主打高端SUV的哈佛H8上市后4个月累计销量仅为4786辆,远远未达销售目标。按照长城汽车的计划,作为冲击高端主力产品,推迟两年上市的哈弗H8本该冲击月销5000辆的目标。可事与愿违,H8的上市之路经历坎坷,一波三折。由开始的高调亮相、宣布价格,吊足了市场胃口。每每宣布上市时间,然后时间总是被推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除了长城对外发布“官方原因”外,实际上H8技术难题、整车品质等等,都始终让长城不敢交付市场,宁可打掉牙咽下肚。于是,最好的机会流失了,更多的竞品上来了,待H8上市时,早已错过最佳市场档期,销量走低也在情理之中。
H8项目的沉浮让长城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考验。魏建军曾说,哈弗H8的事情对长城来说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这样,一款挑战合资20万天花板的超级豪华SUV出人意料地失败了。
祸不单行。进军高端SUV受挫,长城的中低端SUV市场也遭遇包括长安、江淮、奇瑞等车企的轮番蚕食,苦不堪言。虽然长城SUV领先的地位暂无撼动者,仍是一家独大,但搅局者倒是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强过一个,其中既有中国品牌,也有合资品牌,依靠其性价比优势,把长城的市场份额瓜分去不少。
魏建军时常把“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古训挂在嘴边,以提醒自己不要被市场的销量或其他企业的成功所诱惑。但他也坦言:其实并不是我善于选择细分市场,而是基于我们的能力和市场需要来选择的,我也很想选择做大车或者更好的轿车,但需要冷静看待我们有哪些能力做什么,能不能做好。
但是,现实的市场困境已容不得他再去慢慢掂量。
低端SUV疲软,高端SUV战略受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被轿车业务折磨得人仰马翻的长城,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SUV也面临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不得不再次祭起重启轿车业务的大旗,以图一搏,救自已于危难之际。
一朝被蛇咬后的魏建军再次调整战略部署,把轿车业务推向前台,即轿车业务主推纯电动,SUV则采取混动、插电式、柴油等多种技术路线。在确保SUV市场份额稳定增长的同时,借助新能源汽车助力轿车市场。
对此,魏建军解释说:“未来的长城轿车一定是时尚科技、动感极强的高性能产品,一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轿车品牌。”
结语:凭借对SUV市场的敏锐嗅觉,自从哈弗这个品牌独立出来以后,SUV领域业务的发展顺风顺水,耀眼夺目。然而,轿车业务这几年走的很是不顺,跌跌撞撞,踉踉跄跄。
“偏科生”的长城,如何平衡发展SUV和轿车业务,值得长城认真研究和思考。
以往对轿车市场重视不足,已酿成现在的局面,如今想要重拾恐怕得付出更多艰辛与努力。之前,林言所持的观点是“用户在选择SUV时似乎对品牌的概念没有那么强烈,但在选择中大型轿车的时候,品牌概念相对更为强烈一些”。想必,魏建军更应心知肚明,感同身受。换言之,长城有一天可以把SUV做到极致,但轿车做成怎样确实心中无底,加之先前做轿车的失败经历,更加重了魏建军的顾虑和担忧。
应该说,这与长城的战略、投入、技术、研发、品质、品牌、推广等等无关,而与中国品牌的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等密不可分。而正是这些变化莫测的东西,让长城汽车也让魏建军把握不定,不得不慎重起见,毕竟长城的企业文化是一点点的走向务实。
依林言之见,“做中国品牌SUV易,做中国品牌轿车难”,这也是魏建军之所以始终犹豫、经常反复、迟迟不敢下定决心的关键所在。
几经沉浮的长城,要想做一家百年企业,固然战略设定非常重要,固然稳步前进非常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技术和品牌做好。与其隔一年就换一个战略方向,不如扎扎实实提升产品技术,切实做好长期规划。
林言以为,当下长城重启轿车业务是明智之举,尽管未必会取得理想中的“成功”,但这个过程哪怕再艰难再痛苦,哪怕头破血流,哪怕肝脑涂地,长城都要去拼搏去战斗,未来永远属于有志者属于进取者。